Samba其實就是windows與unix系統之間的網路芳鄰
安裝
1 | cd /usr/ports/net/samba34 |
修改rc.conf設定
修改samba設定
1 | vi /usr/ local /etc/smb.conf |
5 | server string = %h Samba Server |
9 | comment = Home directory for %u on %h |
19 | comment = %h Shared Public Directory |
20 | path = /usr/home/samba/public |
21 | force directory mode = 0777 |
22 | force create mode = 0777 |
建立上述需要目錄
2 | /usr/ local /bin/testparm | more |
4 | mkdir /usr/home/samba/public |
5 | chmod 777 /usr/home/samba/public |
新增Samba帳戶
使用者必須同時設定兩種帳號: FreeBSD 的使用者帳號、Samba 的使用者帳號 才能正常登入 Samba 伺服器。
2 | /usr/ local /etc/rc.d/samba restart |
個別設定資料夾設定
3 | path = /home/samba/my2075/aaa |
4 | valid users = aaa, admin2075 |
5 | write list = aaa, admin2075 |
10 | path = /home/samba/my2075/bbb |
11 | valid users = bbb, admin2075 |
12 | write list = bbb, admin2075 |
17 | path = /home/samba/my2075/ccc |
18 | valid users = ccc, admin2075 |
19 | write list = ccc, admin2075 |
samba變數
- %S: 取代目前的「資源名稱」,所謂的「資源名稱」就是在 [ ] 裡面的內容。ex: valid users = %S
- %U: 代表目前登入的使用者的使用者名稱。
- %m: 代表 Client 端的 NetBIOS 名稱。
- %g: 代表登入的使用者的群組名稱。
- %M: 代表 Client 端的 Internet 主機名稱,就是 HOSTNAME。
- %L: 代表 SAMBA 主機的 NetBIOS 名稱。
- %h: 代表目前這部 SAMBA 主機的 HOSTNAME。
- %H: 代表使用者的家目錄。
- %I: 代表 Client 端的 IP。
- %T: 代表目前的日期與時間。
#Samba 使用下列的通訊埠:
Port 135/TCP - used by smbd
Port 137/UDP - used by nmbd
Port 138/UDP - used by nmbd
Port 139/TCP - used by smbd
Port 445/TCP - used by smbd
#Windows網路芳鄰切換使用者
進cmd模式